小泉敏一郎在毕格拉以东地区早早的埋伏下十万精锐,如果真能如期实施突袭的话,确实是一步好棋,从毕格拉,他们既可以选择包抄格拉斯盟军部队的后路,也可以选择直接支援正面战场,而无论怎么做,只要这支精锐能出现在格拉斯,对于盟军而言都将是灾难,只是,他怎么也沒想到的是,他的对手,那个据说是欧阳云众多情人之一的女人,居然能够早早的洞察这一点,且在毕格拉设下了口袋,
中国远征军第一军第三师的师长是费冷铁,白流苏任学三师师长时**战车团的团长,这也是白流苏敢将这个任务交给第三师的原因,对自己的老部下,她是相当信任的,从结果來看,费冷铁也确实沒有辜负他的信任,毕格拉之战从始至终,费冷铁都沒有向白流苏要求过援兵,哪怕在最后几天,他们其实都是在用缴获的日军武器进行战斗,布瑟尔为什么会给予毕格拉之战那么高的评价,作为随军多年的战地记者,他深谙日军和南亚共荣军的差距,他和同行们一致认为,就战斗力而言,一个日军士兵,抵得上三个南亚猴子,这么一换算的话,美军骑兵第六师和中国远征军第三师虽然面对的敌人数量差不多,实际上,双方遭遇的压力,后者是前者的两倍,美军骑兵第六师在伤亡率超过百分之三十的时候,戴恩就开始哭喊着向总司令部请求援兵了,而中国远征军第三师即使在伤亡率超过五十的时候依旧在默默的坚持,从这个层面,美军骑兵第六师差中国远征军第三师就不是一点半点了,
毕格拉之战,对小泉敏一郎也是个沉痛的打击,其力度甚至超过了格拉斯之战,南亚的日军和共荣军,都是小泉一手打造的,正如欧阳云对自己的嫡系学兵军抱有十足的信心一样,对这两支部队,他同样满怀信心,七十万自己亲手打造的嫡系精锐,小泉原本以为,除非欧阳云再从国内战场调三十万军队投入澳洲战场,否则的话,支那人将不再具备抗衡的能力,可是,从中国到澳洲是那么好走的吗,三十万大军的调集,怎么也需要半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吧,半年,澳战还需要再打半年吗,
日军同样有随军记者更随一线部队行动,这些日本记者用他们手中的相机和摄像机,忠实的记录下了格拉斯之战各个战场的各种镜头和影像,
格拉斯之战结束半个月以后,小泉敏一郎得到了这些从澳洲辗转送回的影像资料,小鬼子连夜看完,当时心就凉了半截,
就拿毕格拉之战來说,在那个名叫酒井一郎的日本记者拍摄的纪录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让小泉如坐针毡,中途连续骂了不下百声“八格牙路”,
一个高度只有两百米左右的小山包,上面的支那士兵最多只有百十人,而且,他们的重武器只有几门火箭筒和几挺通用机枪,可是,整整一个旅团的日军(小泉事后调查得知),动用了野炮和坦克,打了整整一天一夜,居然愣是沒能拿下,最后,眼看着布满尸体的山包上支那人只剩下不到十个人,日军这边大约一个大队的士兵发起集群冲锋的时候,屏幕的左上角,支那人的战车部队出现了,,步兵的集群冲锋遇到敌人的战车,那就是送死,,看到这里,小泉连发怒的力气都沒有了,心中剩下的只有深深的疲倦和万分的不解,,为什么,为什么支那人可以表现得这么顽强,为什么,为什么同为穿越者,自己只能扮演失败者的角色,
相关的影像资料同样有送到欧阳云案头,和小泉独自欣赏不同,欧阳云组织国务院和统帅部所有人等一起观看,然后,这份时长三个半小时的影片才放了十分钟,幻灯片厅内,啜泣声就响了起來,
当一个断了右手的士兵左手抱着**包,用嘴费力的扯掉雷管引线大喊着“祖国万岁”冲向密密麻麻的鬼子的时候,观影者沒办法不掉泪;当一个被鬼子包围的士兵在被几支枪刺刺进身体,微笑着拉响怀里的光荣弹的时候,观影者沒办法不掉泪;当一个断了一条腿的上尉突然跳起來抱起一个鬼子,拥着对方一起滚落山下的时候,观影者沒办法不掉泪……
纪录片放完了,幻灯片厅内,灯光亮起,可是所有人,包括欧阳云,他们都安坐不动,,厅内,静的可以听见一根针掉路的声音,欧阳云也泪流满面,,这样的战斗,他不是沒有亲身经历过,可亲身经历是一回事,事后看影像资料又是一回事,一股气在他胸中荡气回肠着,这让他想起了一句话:有我们在,中国就绝不会灭亡,组织国务院和最高统帅部的官员和将军观看一线战场传回來的影像资料,欧阳云有两个目的,一个目的是提醒这些位于大后方身居高位的人战争远沒结束,其次,他希望藉此太高军人的地位,让那些为国决战疆场的英雄不再流血之后还要流泪,,联合政府时代,军队的抚恤政策虽然因为有学兵军特区政府的相关政策为榜样而显得很合理,可是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居于后方沒有战争体验的人们却掌握着一线血战将士的身后荣誉决定权,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好在,有先进的电子技术,可以将一线战况如实的记录下來,能够看到一线将是浴血奋战的真实场景,相信,沒有人再会吝啬手中的权力,给他们最高的奖励,
欧阳云伸手抹掉脸上的泪水,站起來道:“我要嘉奖这个记者,大家都看到了,这样宝贵的镜头他都能捕捉到,说明他当时就在一线,距离鬼子绝不会远。”
“有这样的士兵,我们焉能不胜。”冯玉祥大声道,
“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可爱的人。”宋子文道,
欧阳云看向他,心中一阵恍惚,,可爱的人,这一名词现在就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