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现在的真实情况是苏俄已经离不开中国的帮助,可是在绝大多数苏俄人看來,中国依旧是愚昧落后的代名词,所以在他们看來,苏俄需要中国人的援助将只是暂时现象,想要击败纳粹德国,最后还得靠他们自己,中国远东远征军的装备情况也似乎佐证了他们这样的想法,,远征军之前长期在西北和日军战斗,因为距离问題后勤补给一直是问題,在姜铁掌琢磨出以战养战以后,远征军将士更习惯了日式武器,渐渐的就脱离了学兵军的装备方向,基于这个原因,最高统帅部在给他们换装的时候便沒有一次性补足现役装备,而是采取边适应边换装的方式,梯次的给他们更换装备,这就造成了,远征军在进入苏俄境内以后最少还有四分之一的部队使用的都是日式武器,这自然令苏俄人低看一头,苏俄国内,从斯大林到下面的普通列兵,他们看待远征军的态度,都视之为炮灰,就是來为他们消耗德国人的弹药的,于是就有了,当远征军一而再再而三的击败德国人的时候,他们从怀疑到震惊的过程,
远征军配属的陆航部队,是远征军所属各兵种里最保持原汁原味的,苏俄人在羡慕之余,怪话也就出现了,,“如果这些战机都是我们的,我们早将德国人打跑了。”
“可惜了,这些战机给中国人使用那就是明珠蒙尘。”
“全中国才多少战机,中国人怕是将一半飞机都运到我国來了吧,这样看來,我们牺牲远东还是起到了一定作用。”
苏俄政府虽然对有关《中苏重庆协议》的消息封锁得极严,但是天下沒有不漏风的墙,这一消息还是泄露了出去,苏俄体制决定了苏俄人即使心有怨愤也不敢公开批判非议,于是背地里说说怪话就成了绝大多数人的发泄方式,
阔日杜布倒不曾说过类似的怪话,但是他心中的想法却与这些人沒有区别,远征军连战皆捷,开始他还能理解为这是运气,但是现在,在陈冲将哈特曼打败以后,他知道自己必须改变对中国人的印象了,
人类历史上,有些人名总是和某个时间段或者某个国家的运道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对德国人來说,尽管他们也许沒有意识到,但哈特曼无疑就是这样关键性的人物,奥萨空战,之前中德双方一直是保持均势,而在陈冲打死哈特曼以后,这种局面发生了改变,哈特曼战死的当天,中苏空军大败德国空军,因为失去制空权,正在向奥萨集结的德军遭到了中苏空军肆无忌惮的打击,一天时间内就折损了四千余人,其中还包括一个成建制的坦克团,
是役之后,曼斯坦因更不敢轻举妄动了,在他的强烈要求下,德国新成立的火箭部队开始加速向奥萨推进,
此后大约半个月的时间,中苏德在奥萨地区又先后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空战,结果都是德国空军毫无悬念的战败,陈冲因为在这段时间内先后击落了十一架德机,渐渐的就成了德国人的重点监视对象,刚开始,德国空军的一些个王牌飞行员也雄心勃勃的想要击败他好为哈特曼报仇,但是随着他们先后在陈冲手下落败甚至战死,德国飞行员再无直面他的勇气,乃至于后來只要他升空,德国地勤人员就会提醒自己的飞行员注意:“小心,陈冲在空中。”
陈冲的空战技巧有了全面的攀升正得益于与哈特曼的那一战,在翻滚机动中发射导弹,这本來是陈冲情急之下的应急举措,换句话说,他当时根本就沒抱指望,导弹飞了出去,他习惯性的看了一眼,然后就突如其來的进入了一种奇妙的状态,这种感觉不足为外人道,而陈冲因此出现的改变是,此后他对座机的控制达到了如臂使指的程度,对战场态势的掌握更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对德国人來说,1944年的五六月份每一天都极其黑暗和漫长,而六月上旬,更堪称是他们的噩梦,空军被全面压制,失去制空权的代价就是敌人可以肆意活动,而已方只能被动防守,本來这还沒有什么,可是随着远程空投联合**的部分空中堡垒转入前线,德国人的末日來了,连着一个星期,中国空军皆出动空中堡垒对奥萨前线的德军阵地和要塞进行反复轰炸,给德军以及所属仆从军造成了严重伤亡,德国人在进入苏俄国内以后也第一次尝到了被动挨打且毫无还手之力的憋屈滋味,
在已方空军刚刚呈现败象的时候,曼斯坦因还能沉得住气,他坚信,中国不可能像对待太平洋战争那样投入更多的兵力,而苏俄红军已经被打残,所以虽然空战开始向不利于已方的方向发展,但是假以时日,等他聚集起一定数量的部队,那么击败挡在自己面前的中苏联军将只是时间问題,作为一名老资格的将领,曼斯坦因认为现代战争虽然离不开空军,但空军并不能决定一切,所以最后的胜负依旧将由陆军决定,“就让中国人和苏俄人先得意一阵,等我们的火箭部队到位,他们将会面临我们雷霆般的反击。”6月7日的例行军议会上,为了安抚因为空战全面失利而出现的士气波动,曼斯坦因放出这句话,
曼斯坦因这个时候还保持有信心,和他当天早些时候收到的一份电报有关,这份电报來自柏林,电报内容是通报一种新型火箭的试射成功,
许是为了强调雅利安人的优越性,德国人在学兵军已经将导弹从火箭家族中划分出來的时候,依旧将一切类似武器称为火箭,他们所谓的新型火箭,也就循着v2的传统,被命名为v3,
v3火箭,准确的说是v3导弹乃是一款地对空导弹,不得不承认现阶段德**事工业的发达程度,受学兵军雷霆系列以及海神系列导弹的影响,同时又不想西施效颦,德国人走不同寻常路开始研究地对空导弹,而且只耗时八个月就取得了突破,随着v3火箭试射成功,这也意味着v2火箭能够借鉴相关技术以获得更高的打击精度,值远东战局德军开始处于下风的时候,v3火箭的问世自然让曼斯坦因信心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