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原本想借石季龙的手除去段辽,成为这辽东唯一的霸主。却是低估了石季龙的野心,这个人征服天下的**比他还要强烈的多!既然已经攻灭段辽,卧榻之侧又岂容他人酣睡?
如今辽东形势危急,都是自己一手促成。驱虎吞狼已成,引狼入室难解。事到如今,真的要放弃祖先基业,投降石季龙吗?
“大王,万万不可!”
正在此时一名武将越班而出,三十多岁的年纪,脸上满是恼怒。慕容皝看向他,却是慕舆家族家主、折冲将军慕舆根,不由道:“慕舆将军有何高见?寡人洗耳恭听。”
慕容部原本没有姓氏,在高祖莫护跋时期,见到燕代之地多戴步摇冠,于是敛发袭冠,成为部落的风俗。其他部落之人便以“步摇”指代其部落。久而久之,“步摇”音讹为“慕容”,遂约定俗成,得到“慕容”之姓氏。
当然,慕容部对外是不会承认自己的姓氏来得如此随便,而是宣称祖宗“慕二仪之德,继三光之容”,遂以慕容为氏。
所谓二仪者,阴与阳也。阴阳合而万物生,其与人也,功德大焉。三光者,日月星也,三光盛则化育万物,人得此而昌盛,遂能立足天地之间,与天地并称为“三才”。能得上天眷顾,自然显得高大上。
只是慕舆氏却正是慕容氏得姓于“步摇”的见证。
由于音讹,在世代相传中,竟然从慕容氏的一支中分化出慕舆氏。慕舆氏人才众多,逐渐成为辽东的极为重要的一股势力。除了家主慕舆根,还有慕舆虎、慕舆埿等人,均是军中骁勇之将。
慕舆根神情激愤:“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实力对比上,原本便是赵强我弱。然而赵军千里而来,跋山涉水,已泄一气。虽然攻克令支城,看上去士气大振,却未曾与辽西主力决战,悍勇之气无处可泄,围攻大棘城十数日不下,又泄一气。主公若在此时撤离大棘城,赵军原本被阻之气便会如大江般倾泻而下,赵军气势既起,等到收略我国之民,兵精粮足之时,这辽东岂会再有大王的立足之地?”
众人闻言,心中暗道惭愧。他们想得最多的还是如何保全家族,内心认为辽东败局已定。听到慕舆根的分析,均觉有理。
慕舆根也不管众人的心情如何,而是继续道:“臣私下里认为赵国围三缺一,目的是希望大王弃城逃亡。如此这般,便中了赵军的计策。在当前的形势下,不如固守城池,只要大王下令誓死抵抗,气势便会增加百倍。纵使赵军猛攻,大棘城仍足以支持数月。到时候再观察形势的变化,伺机出击谋求利益。如果事情不能成功,仍然具有逃走的机会。为何要望风而逃,不战而造就亡国的局势呢?”
慕舆根的一番话,说得众人瞠目结舌。
他们之中,不是没有人想到这些,只是被石赵大军的攻势吓破了胆子。再加上段辽败亡之后,手下刘群、卢谌、马鲍等人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重用,原为辽东之臣的封抽、宋晃、游邃等人成为石季龙的座上宾,让他们不得不选择在此时做一个锯嘴的葫芦,以免大棘城沦陷之后,成为石季龙清算的对象。
一百年前,司马宣王入辽东攻克公孙渊,杀公卿以下七千余人,将首级堆放在水滨,堆土筑成“京观”。
那一幕到现在还没有从众人家族的记忆中消除,在这乱世之中,为了血脉传承,又有谁敢将所有的筹码都压在慕容家族身上?
慕容皝站起身来,走到台阶之下。他看向封家家主封奕,轻声道:“国相有何高见?”
即便封奕伯父、东夷校尉封抽叛变投敌,为了安抚人心,在赵军压迫下,诸家族包括封家全部参与了今日的朝会。封奕身为谋主,之前为了避嫌一言不发,见到慕容皝发问,轻轻道:“今强寇在外,众心畏惧。辽东安危,系于主公一人之身。臣试问,主公还有退缩的可能吗?”
慕容皝沉默良久,乃道:“寡人自思,辽东与羯胡难以两全。孤欲取天下,必与石季龙一战。赵军兵临城下,寡人确实退无可退。”
“石季龙此人性情暴虐,驭群雄如驱猪狗,如此不恤下情,人神共愤。攻守形势并不一样,攻难守易,敌军兵马虽强,但是大棘城城高河深,如慕舆将军所言,一但主公决定固守,数月之内无忧。赵军滞留日久,各军之间的衅隙便会产生,臣以为只需要坚守以待时机。赵军远道而来,利在速决。若是久攻不下,恐怕这大棘城下,便是石季龙的埋骨之地。”
司隶校尉阳鹜听毕,心想封奕此人不愧国相,对辽东形势洞若观火。他的这番话一方面赞同了慕舆根的主战策略,一方面却是与伯父封抽进行切割。有了此番站队,哪怕辽东击败石季龙,封家也再无后顾之忧。
只是为了巩固慕容家的权利,事后打压封家也在所难免。他心中冷笑,此番燕赵两国辽东之战,封、宋、阳、皇甫等所有家族都会重新洗牌,自己的一把火烧的还真是时候,封家与宋家没落之后,阳家的崛起还有谁能阻挡?
安定皇甫氏家主皇甫真根基还不够稳固,不过其祖皇甫嵩在汉末官至太尉,给皇甫氏带来的声望不是阳家这样的家族可比的。虽然如此,无终阳家在辽东的崛起已经不可避免。
慕舆根此番坚定地站在慕容皝一边,若是击退石赵大军,恐怕慕舆家的地位会水涨船高,成为他在朝堂上的劲敌,倒是不可不防。
只是可惜了封奕,若没有封抽的叛变,自己哪有机会取代封氏?
慕容皝听到封奕的话,面沈似水,对着众臣洪声道:“既然慕舆将军与国相均决定固守大棘城,寡人便这里与诸位约法三章。寡人与石季龙,势不两立。再有言弃城逃亡、献城投降以及阳奉阴违者,斩!”
大殿之内,众臣肃穆,皆回应道:“谨遵大王号令!我等赴汤蹈火,在所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