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警告:这篇番外是为了补全设定而出的假想。【 www.slZWW 思-路!中文网】讲述了在帝国的档案解封前一个学者对三战的看法,在这里暂且先只释出三战起因部分的概述,其它内容日后再说。如果只想简单地看看的话拉到最后看我给出的粗略的讲解就好了。】
邬令时著
(以帝国宪法的第十四条起誓,我们维护合理的言论自由,但审阅局不对这本著作的真实性做出任何点评。)
正文:
尽管媒体一直在试图美化这场我们获得了最后胜利的、史无前例的恐怖战争,但作为一个历史学家,我的好奇心一直在催促我考证其背后的真相。
如诸位在中学历史课本里所知,三战的导火索是2287年6月发生的《南域入侵》。
帝国公开否定了自二战之后划分的法理领土,宣称印度“卑劣地在国家(那个时代帝国还未诞生,所以外交辞令上使用了‘国家’这个模糊的词眼。)陷入混乱之时占据了不属于它的土地,此为盗贼必须付出之代价。”
这点具有更早的法理上的依据,显然被窃取的领土指的是印度所称的“阿鲁纳恰尔邦”。
在英国人麦克马洪草率地划下“麦克马洪线”之前,印度一直没有法理上对那片领土的享有权。而帝国宣称它从之前的历代政权手中合法地继承了这片土地,这提供了帝国的法理依据。
当然,我们都知道任何一场战争都出于绝对精密的算计和计划,一个简单的理由不足以支撑帝国做出与全世界为敌的赌博。
有学说认为当时国内粮食供给能力将在四年后达到极限,无法供给所有人员的生存,因此帝国悍然入侵印度以渴求更多的土地与资源。
这个理由有一定的说服力,我在本书的第34页上详细列出了相关柱形图以供参考。
但它的致命缺陷是——帝国理工在一百六十年前就发明了大规模增产食物的方法,未公开的数据揭示依靠它可以让粮食增产至少30%,经过了长时间的实验之后帝国理工向政府通报了这种方法的成功,但帝国却迟迟没有适用——或者说“在纸面上”没有适用,所有征用的土地都不对非专业人员开放,它们被重重保护起来以至于任何人员在被警告之后继续尝试靠近就会被无情击毙。
帝国可能在极早的时间内就使用了增产的方法。
我在此做出一个大胆的推测,早期议会也许尝试借着耕地减少的时机向世界示弱,以表明自己有关键的掣肘落在他们手里。在后来帝国与其它国家的矛盾愈演愈烈之时,它又被巧妙地作为一个潜在的,可由学者发掘的,又显得不那么邪恶的侵略理由设置。
然而通过调阅那个时期的社会资料,我发现了一个特别的趋势,这可能才是真正的三战发起理由。
我们可以注意到,在改革政策出现的高峰点大量地出现在了帝国刚建国之后以及三战发生前的十几年。在刚建国时它们簇拥着出现很好理解,帝国当时正在试图变更出一种世界上从未出现过的意识形态,他们后来成功了。
而三战之前的高峰又说明了什么?很明显,又一次试图改革。尽管我必须说帝国在它存在的时间里一直不断地尝试着进化自己的社会制度,但在那个高峰,这种**显得尤为明显。而且在那个时候激进的法案频繁出现,这更像是一种挣扎。观测数据,那段时期的法案政策的数量几乎是之前一百多年的总和,而关于激进程度,我在第126页至156页分条列出了简略的法案内容与解读。
而且,有一点不容忽视,在帝国选择战争之前,它的物价水平以及达到了一个极地的地步。举例而言,一个普通技术人员每个月的工资可以买到八辆飞梭,而同时期的新合众国同工资水平人员至少要为一辆飞梭还上18个月的债。
换言之,帝国的生产力严重溢出。
这导致了通货流通的放缓,资本没有被有效利用在发展上,同时也出现了资本外逃的可能。
所以我有了这样一种假设:早期帝国的领导层出于对自己的社会发展速度过度自信,放宽了对资本的控制,以期在帝国未踏入下一个社会进程之前可以用资本的特性来催动社会发展。
但事与愿违,后人没有达到他们预设的速度。出于某种还未公开的原因,帝国的经济学家们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帝国不得不发动战争来消耗自己过剩的生产力。
总而言之,这场空前的世界性战争的最初原因有二,社会没有进化到帝国所期待的那个高度,并且生产力过分发达导致了资本利用率的低下。
【简单来说,全文就在讲工业的科技树点的太快了社会科学的科技树没跟上;然后帝国最早高层觉得自己太diao了就养了资本来助长社会物质水平的发展。
本来呢,帝国是期望大家的思想觉悟高了之后大家一起高高兴兴把资本这条大肥狼宰了吃肉,没想到社会制度这把破刀还没磨好,为了防止这狼咬到自己,帝国只能去干其它人拖来喂狼强行给自己续一波命,来争取更多的时间点科技树(要是你玩文明6的话,这个社会的科技树就可以理解成政策树)。
但是现在在开头的注明呢,表示在一个大家思想觉悟虽然不够高,但已经很高的时代的审阅局没有完全认可这本书——意思就是这本书里有不正确的地方,只是出于宪法就算有不正确甚至污蔑帝国的地方也可以放出来。但哪个地方正不正确是你们随便判断的,高冷的帝国政府才懒得管。】
【P.S以上内容纯属为了补全设定而胡诌的,不要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