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3年五月十日,准备充分的大汉军队兵分七路,对周国最后一股势力,也就是中山王徐武所控制的地盘发起了攻击。
中山王徐武麾下的中山军,遵照徐武的命令,依靠守城之利,对大汉军队进行节节抵抗,然而在大汉军队的猛攻下,很快一座座中山军所守卫的城池就被大汉军队攻占。
五月二十六日的晚上,在大周国的都城永兴城内,中山王府的一间议事厅之中,中山王徐武声音沙哑的对谋士陈绩问道:“陈先生,我们现在得怎么办?开战才十几天的时间,中山军就已经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丢掉了大约四分之一的地盘,我们中山军还能坚持下去吗?”
谋士陈绩心中暗叹了一声,自己主公的口气,很明显已经有了投降之意,于是陈绩顺水推舟的道:“主公,汉**队装备的那种投石器,威力实在太大了,加上汉**队的战斗力又在我们中山军之上,我们中山军在各城的守军,确实有些抵挡不住。”
“陈先生,王有归顺汉国之意,不知你认为如何?”
“主公,现在看来,归顺汉国倒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开平王邓英、定襄王朱勇和宣平王张钧归顺了汉国之后,汉国的皇帝对他们三人还算不错,想必主公归顺汉国之后,待遇不会低于他们三人的。”
“唉其实王心里清楚,依照目前的局势,归顺汉国应该是最好的选择,只不过王有些不甘心啊!”
“主公,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汉**队实在太强大了。”
大汉3年五月二十七日,中山王徐武就利用飞鸽传书,对各地的中山军,下达了停止抵抗的命令。
对于中山王徐武的主动归降,刘基大喜过望,立即册封徐武为大汉朝的中山侯,并且让各路大汉军队,尽快接收中山军所控制的各座城池。
到了大汉3年六月十二日,中山军控制的所有城池,包括大周国的都城永兴城,部落入了大汉军队之手,至于在永兴城皇宫内的大周国皇帝,刘基倒是没有为难他,在大周国这位皇帝表示愿意主动退位,把整个大周国献给大汉之后,刘基给了他一个公爵的爵位。
刘基随后把周国的二十二个州以及永兴城,划分为了七个道,任命黄淮、胡广、曹鼐、陈循、徐有贞、许彬和李贤这七名顶级臣,担任这七个道的巡抚之职。
至此整个大汉朝已经拥有一百五十二个州,而这一百五十二个州,被划分为了五十个道和一个蛮都护府,总人口超过了九个亿。
刘基从几支锐部队以及西疆、高昌、玄武三大军团之中,抽调了大量的士兵和将领,然后又从归降的白莲军、赤龙军、中山军、开平军、定襄军和宣平军之中,挑选了数百万士兵,组建了三个新的军团,分别是南疆军团、龙骧军团和龙威军团。
这三个新组建的军团,其中南疆军团为下设十个卫,每个卫都由两个骑兵旅和三个步兵旅组成,龙骧军团和龙威军团各下设八个卫,每个卫都由一个骑兵旅和四个步兵旅组成。
南疆军团的统帅为陆逊,龙骧军团的统帅为韦孝宽,龙威军团的统帅为姜维,之前三人的职位,分别由吕蒙接任北府兵的统领,种世衡接任魏武卒的统领,张接任秦锐士的统领。
南疆军团、龙骧军团和龙威军团的驻地,就是周国二十二个州和永兴城所组成的七个道,为了稳定原周国地盘的局面,刘基把玄武军团也暂时留在了这里。
另外彻底吞并了周国之后,刘基还得到了一个意外惊喜,系统提示刘基完成了“开疆扩土”的隐藏任务。
这个开疆扩土的隐藏任务,需要刘基在登基称帝之后,吞并掉一个拥有上亿人口的国家。
因为大宛国在刘基登基称帝之时,只剩下了三十九个行省,人口已经不足一个亿了,所以大汉朝吞并了大宛国,系统也没有算刘基完成了开疆扩土这个隐藏任务,直到大汉把周国给吞并了,系统才承认刘基完成了一次开疆扩土的隐藏任务。
完成了开疆扩土这个隐藏任务,系统不但奖励给了刘基五百组怯薛军和五百组背嵬军,还奖励给了刘基十名顶级臣。
宇士及,武力值7点、智力值3、统帅值84,唐朝宰相,隋左卫大将军宇述之子,原是隋朝驸马,早年因父勋受封新城县公,历任尚辇奉御、鸿胪少卿,江都之变后,封内史令,后西去长安,投奔唐高祖李渊,被拜为上仪同,随唐太宗征战,升任中书侍郎,进封郢国公。
武德八年,宇士及代理侍中,兼天策府司马,唐太宗继位后,又进拜中书令,以后历任凉州都督、蒲州刺史、右卫大将军、殿中监等官职,贞观十六年,宇士及病逝,追赠左卫大将军、凉州都督,谥号纵。
张行成,武力值45点、智力值、统帅值78,唐朝宰相,张行成出身中山张氏,隋末时以察举入仕,授为员外郎,后为郑国度支尚书,降唐后历任谷熟尉、陈仓尉、富平主簿、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刑部侍郎、尚书左丞等职。
张行成是唐高宗的宫属官,多次辅佐高宗监国,高宗年间官至宰相,担任侍中,兼刑部尚书,封北平县公,后升任尚书右仆射,永徽四年,张行成病逝,追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谥号定。
褚遂良,武力值41点、智力值、统帅值8,唐朝宰相,其博多才,通史,隋末时,跟随薛举为通事舍人,归顺唐朝后,任谏议大夫、中书令执掌朝政大权。
贞观二十三年,与长孙无忌同受太宗遗诏辅政,升尚书右仆射,封河南郡公,后出为同州刺史,永徽三年召回,任吏部尚书,监修国史,旋为尚书右仆射,知政事,因坚决反对立武则天为后,贬为潭州都督。
武后掌权后,迁桂州都督,再贬爱州刺史,显庆三年,卒于官,享年六十三岁,天宝六年,配享高宗庙庭。
苏良嗣,武力值5点、智力值、统帅值77,唐朝宰相,出身于武功苏氏,早年以门荫入仕,历任周王府司马、洛州长史、冀州刺史、荆州长史、雍州长史、工部尚书等职,苏良嗣在武后摄政时拜相,担任纳言,封温国公,后升任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
载初元年,苏良嗣进拜特进,后遭到宰相韦质的攀诬,武则天虽未相信,但他年事已高,竟因此惊惧而死,追赠开府仪同三司,益州都督,中宗年间又赠司空。
陈叔达,武力值56点、智力值1、统帅值81,唐朝宰相,出身于陈朝皇室,曾授侍中,封义阳王,陈亡入隋,历任内史舍人、绛郡通守,后归降唐高祖,担任丞相府主簿,封汉郡公。
唐朝建立后,陈叔达历任黄门侍郎、纳言、侍中、礼部尚书,进拜江国公,玄武门之变时曾建议唐高祖立唐太宗为太子,晚年以散职归第,贞观九年,陈叔达病逝,追赠户部尚书,初谥缪,后改为忠。
岑,武力值4点、智力值4、统帅值85,唐朝宰相,西梁吏部尚书岑善之孙,其聪慧敏捷,博通经史,十四岁为父申冤,辞情激切,由是知名,萧铣荆州称帝,聘为中书侍郎,河间郡王李孝恭平定荆州,力劝安民,贞观元年,以为秘书郎,迁中书舍人,官至中书令,封为江陵子,参豫政事。
贞观十九年,岑从征辽,卒于途中,享年五十一岁,褒赠侍中、广州都督,谥号为宪,陪葬昭陵。
戴胄,武力值43点、智力值1、统帅值7,唐朝宰相,早年在隋朝为官,曾效力于王世充,归唐后为秦王府士曹参军,唐太宗继位后,戴胄被擢升为大理少卿,他生性忠直,数次犯言直谏,后改任尚书左丞。
贞观三年,戴胄代理吏部尚书,主持选官,次年又以民部尚书之职参预朝政,贞观七年,戴胄病逝,追赠尚书右仆射,谥号为忠。
马周,武力值57点、智力值4、统帅值83,唐朝宰相,汉马援的后人,少时就成为孤儿,家境贫寒,喜好习,因贫困失意放浪不羁不为州里尊敬,武德年间,马周授任博州助教,后离职西游长安,寄住在中郎将常何家中。
贞观五年,太宗令百官上书谈论朝政得失,马周因谏言有功得太宗召见,太宗令他在门下省值班侍奉,贞观六年,马周授任监察御史,不久授任侍御史,加朝散大夫,贞观十一年,因谏言有功,升任给事中,贞观十二年,转任中书舍人。
贞观十五年,升任治书侍御史,兼知谏议大夫,又兼检校晋王府长史,晋王为皇太子,拜授中书侍郎,兼太子右庶子,贞观十八年,马周升任中书令,依旧兼任太子右庶子,贞观十九年,太宗出征高丽返回后,马周以官代理吏部尚书,贞观二十一年,加银青光禄大夫。
贞观二十二年,马周逝世,终年四十八岁,太宗追赠其为幽州都督,陪葬昭陵,高宗继位,追赠尚书右仆射、高唐县公。垂拱年间,配享高宗庙庭。
许敬宗,武力值51点、智力值4、统帅值8,唐朝宰相,隋朝礼部侍郎许善心之子,晋名士许询之后。
隋大业年间中秀才,后担任书佐,其父许善心被杀之后投奔瓦岗军,被李密任命为记室,李密兵败之后投奔唐朝,补涟州别驾,秦王李世民问其才召为秦府士。
贞观八年,许敬宗任著作郎、监修国史,不久迁中书舍人,贞观十年,因事贬官,任洪州都督府司马,之后历任给事中、检校黄门侍郎、检校右庶子、检校礼部尚书等职,太宗李世民征讨高丽期间,许敬宗因起草诏书得体而深受太宗欣赏,在岑死后以官检校中书侍郎,贞观二十一年,加银青光禄大夫,高宗李治即位后代于志宁为礼部尚书。
永徽五年,许敬宗因支持立武则天为后而官运亨通,先后历任礼部尚书、太子宾客之职,显庆元年,升任侍中,仍监修国史,次年进爵高阳郡公,同年代李义府为中书令,龙朔二年,拜右相,加光禄大夫头衔,次年又任太子少师、加同西台三品,至此位极人臣,咸亨元年以特进的身份退休,咸亨三年去世,时年八十一岁,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缪。
高季辅,武力值48点、智力值1、统帅值78,唐朝宰相,出身于渤海高氏,早年曾参加隋末农民起义,归唐后历任陟州户曹参军、监察御史、中书舍人、吏部侍郎等职,多次指陈时政,得到唐太宗的称赞。
高季辅是唐高宗的宫属官,多次辅佐高宗监国,在高宗继位后官至宰相,担任中书令,兼吏部尚书,封县公,后升任侍中,永徽四年十二月,高季辅病逝,时年五十八岁,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荆州都督,谥号宪,后配享高宗庙廷。
刘基万万没有想到,吞并了周国之后,系统还有这么丰厚的奖励,算上这次奖励的五百组怯薛军和五百组背嵬军,刘基在系统当中已经储备了五百组怯薛军和八百三十组背嵬军,之前储备的三百三十名组背嵬军,都是从昆仑山那三十名绝世武将身上得到的。
一下子奖励了宇士及、张行成、褚遂良、苏良嗣、陈叔达、岑、戴胄、马周、许敬宗和高季辅这十名唐朝宰相,顿时让刘基手中的顶级臣又宽裕了不少。
随即刘基就任命岑为南疆军团的军师,马周为龙骧军团的军师,许敬宗为龙威军团的军师。
刘基从系统那里得知,开疆扩土这个隐藏任务,也属于系列任务,只要大汉朝吞并掉一个拥有上亿人口的国家,就算完成一次开疆扩土的隐藏任务。
刘基一听系统的这番介绍,不禁后悔之前把大宛国弄的太惨了一些,要是在自己登基称帝之时,大宛国还能有上亿的人口就好了。
浏览阅读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