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闻言,心绪不由稍稍安定下来。
是啊,群臣可以不信任洪承畴,不信任孙传庭、卢象升等后起之秀,可对于边军,群臣还是比较放心的。
大明时至今日,也就边军还算有几分战斗力,驻扎在宁远的辽西军,更是天下战力仅次于建奴的第一等强军。
虽然边军向来听调不听宣,唯有朝廷拨付军饷才能令他们动一动,但如今崇祯有的是钱,命令边军征剿秦王还是没多大问题的。
想到这点,黄立极心中的担忧已经散去大半,不过为了稳妥起见,他还是向崇祯建议道:“既然如此,现在应该立即通知陕西、陕西边镇面随时做好征剿秦王的准备,以防万一。”
崇祯点点头道:“具体的事宜内阁和军机处商量着办,尽快给朕拿出个章程来。不过朕有几点要求,其一,对秦王用兵先交由洪承畴负责其二,除恶务尽斩草除根,秦王一脉决不可留其三,朝野之间,无论是谁,若是跟秦王暗通曲款、坑壑一气,当九族尽诛,一体灭绝!”
群臣闻言皆心中一寒,继而纷纷站立起来,对崇祯躬身一拜,道:“臣等,遵旨!”
朱由检提出的这三点要求都很合理,虽然群臣对洪承畴领兵还颇有些疑虑,可洪承畴就任延绥巡抚以来,确实令得曾有星火燎原之势的陕西民乱迅速平定下来了。
而且洪承畴身边还有孙传庭、卢象升、杨嗣昌等良将辅佐,即使不敌秦王,也能把叛乱暂时控制在陕西境内,不会让秦王一下就形成席卷天下之势。
至于第二条嘛就颇有些耐人寻味了,谋反的秦王和天子同为皇室宗亲,但陛下却下定决心要将秦王一脉诛尽杀绝,这绝非仁君所为啊!
当然这也能理解,毕竟历史上皇位争夺都是非常残酷的,即使被公认为千古一帝的李世民,不也有杀兄宰弟且为乐的黑历史吗!
况且当今天子可从来不以仁厚著称,自他登基以来,管你什么贵族勋戚、朝廷重臣、宗大儒、士林领袖,若是胆敢与当今作对,当今的手段可是简单粗暴得很,都一杀了事。
在大明历代皇帝中,崇祯的残暴足可以排上前三名,仅次于太祖、成组。
是以,崇祯要对秦王一脉诛尽杀绝倒也没有出乎群臣的意料之外,看来秦王一脉怕是要完蛋了。
至于最后一条,想必便是崇祯对朝野上上下下所有人的严正警告,崇祯对统治阶级的残暴杀戮早已引起无数人的不满,趁着秦王起事之机,想都不用想,肯定会有无数人为秦王起事提供便,甚至直接加入到秦王这一边,和秦王一起搞事,把崇祯拉下马来。
崇祯对于这些人,根没什么好的,唯有杀戮才能震慑他们,一旦发现他们有作乱之举,那就给他们安排一个九族一体诛绝的下场。
就在国事会议进行到尾声的时候,卢九德突然悄然走进西阁中,将一封奏报交给王承恩。
王承恩检查数遍,发现没有任何异样,才来到朱由检身边,将奏报交到朱由检手上。
看到卢九德和王承恩的异样举动,群臣心中皆好奇以极,毕竟现在正进行着国事会议呢,卢九德却不惜干扰会议也要把奏报交给皇上,明一定是出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卢九德才做出这种不合理的举动。
朱由检蹙着眉头,打开奏报一看,当即色变。
黄立极见状心中顿时咯噔了一下,不由担忧的道:“陛下,出了何事?”
朱由检深吸一口气,缓缓的道:“不瞒诸位爱卿,三日前大同总兵发来八百里急报,林丹汗出动十万铁骑,向着大同奔袭而来!”
“什么!林丹汗出兵十万?”
“天啊!祸事啦!”
“内有秦王举兵十万造反,外有十万蒙古铁骑攻我边镇,这可怎么办啊?”
“我大明流年不利,屋漏偏逢连夜雨啊!”
听到蒙古十万铁骑叩关的消息,群臣仿佛天塌了一般,无不惶恐以极,即使是向来淡定从容的孙承宗,也不由脸色巨变,铁青一片。
须知道,蒙古虽然近年来屡屡败于建奴之手,但蒙古毕竟是跟大明缠绵两百多年的死敌仇寇,大明上上下下,没有任何人敢轻视蒙古人。
而且这一次蒙古叩关的时间选在秦王举兵谋反的当口,更出兵十万,傻子都知道,林丹汗此次出兵,肯定与秦王谋反有着某种关联,甚至可以大胆猜测,秦王和林丹汗已经达成了战略同盟。
想到这一点,不但内阁大臣们面色苍白至极,就连范景和李邦华,也感受到了巨大的阴霾铺天盖地而来,大明一个不慎,便有大厦倾覆的危险啊!
而更令人担忧的是,倘若建奴得知大明所发生的巨变,会不会趁机落井下石,对大明发起进攻呢?
极有可能!
皇太极可是个拥有雄才伟略的君主,对大明的渗透更是从未断绝,大明所发生的巨变他不可能不会知道。
朱由检很快就想到这一点,脸上不由浮现出几分忧色,如果仅仅是秦王和林丹汗,朱由检还有十足信心应付,可若是皇太极趁机南下叩关,朱由检也感到了莫大的凶险。
在这个时候,无论是黄立极等内阁大臣,还是军机处列位臣工,皆把目光投向了朱由检。
朱由检虽然登基不到一年,但他杀伐果断的形象已经完建立起来,群臣心中虽然或多或少对崇祯都有不满,可一到关键时刻,群臣还是只能指望崇祯乾纲独断。
“嘚嘚嘚嘚……”
坐在龙椅之上,崇祯手指下意识低敲击着桌面,直至半晌之后,崇祯豁然站立起来,环视众臣,深吸一口气,缓缓道:“今,内有秦王造反作乱,外有蒙古南下叩关,北更有建奴虎视眈眈,此诚为大明开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危机之际,朕已经有所决断,明日朕将会在北大营检阅京营诸军,然后带着他们巡视大同、辽西等边镇,以震慑蒙古、建奴等一干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