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众位导演的炮轰,蓝天并没有怂,而是依旧迎难直上,这不他直接就接受了广州日报的采访!
广州日报:你怎么看现在很多演员、作家跨界当导演这一现象?
蓝天:对于整个行业来,这是一件好事,相比好莱坞或者印度宝莱坞,我们国家的新导演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这其中叫得出名的年轻导演更是少之又少。但我觉得想要跨界当导演,首先你得是真的热爱电影,别是跨过来玩一下,或者只是为了赚大钱。
广州日报:但跨界导演往往没有接受过科班训练,常会被诟病为“不够专业”,相对传统导演,跨界导演的优势与劣势是什么?
蓝天:相对科班出身的专业导演来,我们在技术面确实不如人家,但技术的西是很好克服的,你可以去,可以通过积累经验去解决这个难题。但作为导演最关键的还是观念问题,你想拍什么?观众想看什么?这几年其实有许多跨界导演,他们的作品都得到观众的喜爱,这就证明他们确实拍出了很多传统导演拍不出的西。如果一无是处的话,他们的电影不会这么受欢迎。
广州日报:作家、导演、商人,这么多重身份,哪一个身份是你最认同?
蓝天:最认同的还是作家,不管当导演还是当作家,我都是一个创作者的身份,最喜欢的还是讲故事。如果商人跟创作者两个身份,我还是更倾向于做创作者,毕竟他能带给我的成就感无法比拟。作为商人更多的就是一种企业家的责任感,我得去照顾公司的员工,给他们发薪水啊等等。
广州日报:大时代系列电影最具争议的就是它的价值观,你怎么看?
蓝天:其实关于价值观的讨论根没有必要,我不觉得大时代的价值观有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过好生活,这并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我从到大受到教育就是,努力赚钱去过好日子,我不相信会有家长去告诉孩,你别赚钱,金钱是万恶的。爸妈肯定是,好好挣钱,将来过好日子,买个车买个房,爸妈将来就靠你了,这是老百姓最朴实的愿望。但大家都觉得你只要追求物质就是不对的,所以才会引起对立,但总的来有争论也是好事,起码大家都表达出了自己的想法。
广州日报:你的爱情观跟大时代里的人物相同吗?
蓝天:我不像电影里那么梦幻,我会朴实一点,我的爱情观不是简单的迷恋,光有钱和外表都不行,要彼此理解,要能够包容。
广州日报道:“最近有很多大导演都你不应该当导演,你破坏了导演这个行业,你怎么看?”
蓝天:“我觉得他们过时了!”
广州日报的记者。。。。。
还真敢呀,不过这才是蓝天呀!
“这就好像他们不懂我为什么拍物质一样,“所有人都争议我为什么强调拍物质的西,其实物质是我想放到电影或者更大的层面去讨论的西,很多大导演偶尔失手,是他们不知道现在的电影观众群不断更新换代,从上一代到了下一代。3年的时候观影平均年龄是57岁,但年已经变成17岁。1岁就是一个大生,如果还用上一代的想法拍电影,当然会出问题。”
“为什么讨论物质?我们上一代,他们的人生里面不存在物质这个概念的,都穿一样的裤子,留一样的发型,甚至吃的饭是一样的,他们需要面对的是生存,但现在已经到了年,大部分人不会经历生存的极限状态但人们依然有挣扎、痛苦,因为物质,因为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等等。”
蓝天:“大时代里讲述的是从大毕业到进入社会这中间剧烈转变的过程,“大里面大家都是公平的,但是当你毕业进入社会之后,人生观和世界观会像一个坛子一样摔碎。”
蓝天总结道:“上一代电影人用老的电影观念拍摄电影,没有提供年轻人想看的电影,观众们会依然看老一辈电影人的电影,但他们会饥渴,会想要看年轻一点的电影!”
蓝天的这番采访是真正的打脸了所有炮轰他的电影人!
这也让其他人了解到了蓝天这个人的脾气,他当真是天不怕地不怕,刚入导演这个行业就敢直接炮轰整个导演群体!
这都有些像当年的徐乾了!
蓝天现在这样的举动正迎合了许多年轻人的心思,年轻人最喜欢干什么?那就是质疑权威,叛逆!
可以蓝天是故意这样做的,因为他导演的大时代面临的群体正是年轻一辈!
他这是要把自己塑造成这些年轻人的偶像,好让他们走进电影院,然后赚他们的钱!
“哈哈,蓝天威武!”
“蓝天太特么的霸气了!”
“不愧是我的偶像!”
“太酷了,一定去支持大时代!”
“啥都不了,就冲蓝天这性格肯定去支持大时代!”
“大时代是我们年轻人的电影,我们当然要去支持他!”
“我们肤浅也好,追求物质也罢,就是喜欢大时代,我要省钱去看它,而且要多看几次!”
“蓝天的大时代符合我们现代年轻人的价值观,只是那些老顽固不认同罢了,只不过他们又算得了什么呢?”
。。。。。。。。。。。。
导演贾生毫不客气的批评蓝天。
贾生:中国电影市场不成熟
贾生对此也毫不客气地回应称,中国观众的年龄段下降,其实是中国观影市场不成熟。
贾生表示:“我们知道7多岁的伊斯特伍德从演员到导演,照样拿奥斯卡奖,以斯皮尔伯格为代表的很多导演六七十岁都拍出了非常经典的电影,从电影史上看,其实所有大师的经典作品都是在五十岁以后,55岁到7岁之间创造的。中国如果只有1岁或1点几,那这就是个不成熟的观众群,如果只满足这个市场的话,电影就变得单一了。”
徐乾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表示道:“以往国内外跨界导演的成功案例不少,但多数都得先从基层角色开始锻炼,如今当导演们不再需要从跟组、导演助理、场工、编剧等一系列基层角色开始熬起,也缺乏导演技能的科班训练,只要对电影有“感觉”了上手就来,作品就会显得缺乏深度,故事讲不好,段子来凑,或者用华丽的服饰与场景等“外围”的西把人唬住先!实在不行就用几个高人气的演员往上一摆就不怕没人捧场,反正这年头观众为了听一首都愿意买票进电影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