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李宽特意到赵鹏那看了下,发现活字印刷术的胶泥真的解决了,印刷几十本以至上千本,效率高出一大截。印的越多效率越明显。为了提高效率赵鹏他们还准备了两块铁板,一块印刷,一块排字。印完一块,另一块又排好了,这样交替使用,效率更高。李宽大肆表扬一番,让赵鹏他们再接再厉,当然更实际表现在加工钱上面。
原本准备下午就告诉杜如晦几人,没想一忙就忘了,李宽只好明天早朝完,告诉他们。诸臣今天早朝心都不怎么安稳,为啥,因为诸臣发现最近一二个月,只要老李在早朝上面带微笑,总有人倒霉,还是大霉,今天不知是哪位,搞不好还是氏族当中一个。
李世民乐呵呵的听诸臣把每天流程汇报完,开始上场,“诸位爱卿,今个朕十分高兴,去年朕让编辑的《氏族志》初稿定好了,诸位来一起看看,还有那些不足?”诸臣一听,苦巴着脸,事来了。
记xìng好的还记得去年,李世民对于把崔姓列为第一大发肝火,让高士廉重新编辑,把李姓列为第一,也不知道初稿好了的《氏族志》怎么样,都看着高士廉,希望他给点提示,高士廉目不斜视,不敢旁观,他知道事大发了。
去年李世民对房玄龄说:“近来,山东的崔、卢、李、郑四大姓,虽然在前几代就已衰败,但他们仍依仗旧时的名望,自高自大,号称士大夫。每当把女儿嫁给其他家族,总要大肆索取聘礼财物,一味贪图数量,根据财礼的数目决定婚约,就像集市上的商贩一样,这样做败坏了风俗,也搅乱了《礼经》的规定。既然他们的门望与事实不符,看来,现在的礼仪制度应该有所改革了。”
于是下诏,命吏部尚书高士廉、御史大夫韦挺、中书侍郎岑文本、礼部侍郎令狐德棻等人订正姓氏,普遍收集全国家谱。并根据史书传记,删除浮华,考订真假,如果一个家族上代出了忠贤,就提升等级,出了叛逆,就加以贬黜。依此标准,撰写了一部《氏族志》。
当时高士廉等人在李世民面前呈上所定的氏族等第时,仍把崔干列为第一等。李世民当场说:“我和山东的崔、卢、李、郑,并无宿怨,只是因为他们世代衰微,现在已经没有一个人做官,却还自称是士大夫,婚嫁的时候,依此大量索取财物。
有的人才能见识平庸低劣,却还悠然自得地自夸高门,炫耀死去的祖先,依附于富贵之列,我真不明白社会上为什么还会看重他们?
如果有人能建立功业,爵位隆重,善于侍奉君主和父亲,忠孝都值得称赞,或者道德仁义高尚,学艺通博,这样也足以自立门户,称得上是士大夫。
如今崔、卢之类,只是自恃远祖的高官厚爵,怎能和当朝的显贵相比呢?公卿以下的人,何苦给他们多送财物,助长他们的气势呢?他们只图虚名不顾实际,想借此增加自己的光彩。我之所以要复位氏族,是为了树立当今显贵的地位,为什么还把崔干列在第一等,你们这不是看轻我朝的官爵吗?
所以,不管以前如何,只按照今天的官品、人才来定等级,并且这次量定等级将作为永久的准则。”于是把崔姓定为第三等。
这是去年老李的要求,前些rì子老李在前朝消停了,高士廉办公的地方忙了,他让高士廉几人编写《氏族志》以皇室为第一等,外戚为第二等,第一等崔姓被降至第三等,其余山东士族也“例降一等”。
这还不是事,因为诸臣有准备,高士廉最怕的老李今天发完《氏族志》后,再发个文章。
李宽兴致勃勃的看着手中《氏族志》大体内容,要知道这本薄薄的《氏族志》原本应该贞观八年才出来,就因为自己发明的农具,给了老李信心,提前出来了,看了会,发现和史记没多大区别,就睁眼看看四周诸臣的反应。
除了氏族官员眉头紧闭,别的诸臣一脸淡然,李宽也看不出好歹。“好了,这《氏族志》去年就说过,诸位有什么意见,下朝和吏部尚书谈谈,下面朕还有一事宣布。”高士廉肌肉紧绷,来了。
诸臣合上手中的《氏族志》,看着李世民,要知道今天早朝拿到手上的薄薄册子,就已经把氏族分了个三六九等,不知道老李下面还有什么大事宣布。
“氏族高下,要以官爵相联系,婚姻的正道,要以仁义为先。自从北魏失国,北齐灭亡,朝野变化,风俗衰败。
早先的燕、赵古姓,后人多失去官爵,以前齐、韩旧族,行为也有悖礼义。他们名不闻于乡里;身不免于贫贱,却自称高门后裔,而不讲究嫁娶礼仪,依仗名望只在于勒索财物,女儿必嫁给富贵之家。于是就有新做官的人和钱财多的人家,羡慕富贵人家的祖宗,抢着和人家攀亲,多送财物,如同买卖。
双方有的自愿贬低家门,受辱于姻亲,有的夸耀过去的地位,在公婆面前行为无礼。这种做法积习已久,已经成了风俗,至今还未改变,这既紊乱了人伦,也有亏于名教。我rì夜谨慎小心,cāo劳政事,历代的弊端祸害,都已制止革除,唯有这项坏风气,还没有完全转变。
从今以后,让天下人都要懂得嫁娶的规矩,务必合乎礼法,按照朝廷的礼仪办事,才符合我的心意。”诸臣听了老李一大堆话,才明白,老李要改革婚嫁,真是闲的慌,这年头门当户对就好,有什么改的,诸臣没了兴趣。
高士廉心想,完了还是提出来了,李宽心一跳,老李不会把贞观十六年的《禁卖婚诏》提出来了吧,这可不得了,这不是约束氏族了,反而抬举氏族,最后还是在出身寒门的宰相、武则天的羽翼李义府的策划主持下,唐高宗下令重修氏族志,命名为《姓氏录》,加上重下下禁婚诏,才缓解了李世民下的《禁卖婚诏》的影响。
李宽胆战心惊的看着手头上老李再次下发的一本册子,薄薄几页,打开看第一句话“三年四月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氏族之盛。实系于冠冕。婚姻之道。莫先于仁义。自有魏失御。齐氏云亡。市朝既迁。风俗陵替……其自今年四月禁卖婚”
诸臣越看越来劲,李宽越看越心寒,这是哪个缺德玩意想出来的,你越打压氏族不让他们zì yóu婚配,反弹越厉害。没看见后世史书记载这些高门氏族反而以“禁婚家”自诩,竟然将禁婚诏称为“斯可谓美宗族人物而表冠冕矣!”唐人以娶“五姓女”为荣,而士族甚至不愿意娶公主。
李世民等诸臣看完,问道“诸位爱卿,这有何异议?”
高士廉就怕氏族当场反对,最后闹得不可收场,结果氏族帅先俯首“臣等无意,陛下改良社会风气,臣等钦佩”
高士廉和诸臣傻眼,这氏族今天吃什么药了,不让他们zì yóu婚配,还感恩戴德,李世民在前面高兴的想跳起来,前天自己和舅舅商讨这件事,高士廉还不让,今天自己当众说了。氏族不是还低头了,自己很厉害。李宽真想去敲敲李世民的脑子,看看里面有什么,还好两项技术出来了,不然氏族还真抬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