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指环王3》,临近末日火山关键时刻,佛罗多的心理防线开始瓦解。他的守护魔戒的责任,慢慢地被转化成了占有欲,他不愿其他人帮他分担,结果重担压垮了他。
他的思维显然已经不那么清晰。
咕噜带的路基本没错,不过他却带偏了佛罗多的想法,脑子已经不好使的佛罗多开始搞不清守护戒指的最初意图。
佛罗多彻底迷失了。
在末日火山的倒下,意味着佛罗多还是被魔戒击败了。
大多观众都知道他最后会把戒指丢进末日火山,帮助人类取得胜利。没想到最后的反转却发人深思。
可以说,没有最后的反转,《指环王》的深刻程度要削弱很多。
被彻底击溃的佛罗多,他忘却了原来的使命,忘却了他的同伴,忘却了身后千千万万的中土人民,他成为了魔戒的俘虏。
就像咕噜一样。
如果没有人拉他回来,他就会变成下一个咕噜。
最后他和咕噜的撕扯,呼应了电影开头,史麦戈和德戈的撕扯。
然后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
并不是佛罗多用强大的意志,英雄主义什么的摧毁了魔戒。而是他和咕噜的**。
是**本身,摧毁了魔戒。
为什么要这么写呢?
只怕魔戒所代表的不只是人性的丑恶,还代表着现代文明工业科技的力量。
托尔金1930年开始小说创作,那时候西方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人民的生活处于一个转折期,大量的新发明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侵蚀着人类。1936年,卓别林就用《摩登时代》批判了工业化对人的伤害。
这种“工业力量”不仅让人们变得贪婪,还破坏大自然环境,和索伦打造魔戒,萨鲁曼搞“黑科技”强兽人,如出一辙。
**摧毁魔戒,过度解读一下,是托尔金给后世的一个警告,如果过度贪图工业科技的力量,那么这种贪婪最终也会导致人类走向自我毁灭。
当然不得不提的还有山姆,如果魔戒远征队要选出一个mvp,非他莫属。
没有他,佛罗多要么被咕噜直接杀死,要么被饿死,要么变成大蜘蛛的食物。是他把佛罗多从深渊的边缘拉了回来。
《指环王》很难算是一部英雄主义电影,反倒更像是在彰显“友谊的力量”,胜利都是建立在“合作”的情况下获得的。
阿拉贡的战争线如此,佛罗多的魔戒线更是如此。
佛罗多终究只不过是个普通人,他自身的力量不足以帮他完成使命,只有加上山姆那友情的力量之时,他才有机会能办得到。
《指环王2》末尾,山姆鼓励佛罗多的那句话,也不愧是整部电影乃至整个系列,最让人难忘的一句台词。
他帮助佛罗多完成了使命,却也无法抚平佛罗多内心的伤痛。
魔戒对佛罗多伤害是永远的,他永远都记得自己曾经被邪恶,贪婪,自私所俘虏。
他永远记得,所以永远地防范。
因为一个不小心,就算没有魔戒,恶念就会趁虚而入,严格来说是“破牢而出”。无论你是神,还是人,恶都与生俱来。
当然,善良也与生俱来。
我们才为此奋斗。
托尔金曾表示,每一代人结合自身经历能有不同的解读和感受去理解《魔戒》,彼得·杰克逊用他的理解和感受拍出了《指环王》,观众又通过电影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魔戒”的意义和价值。
据说托尔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若是当真如此,那么《魔戒》、《指环王》三部曲,着实是一首悲观者所写出来的希望之歌。
只要人类勇敢无私的精神不灭,能够抵抗内心的邪恶力量,人与人之间能通力合作,中土大陆还有希望,世界还有希望。
不要轻易的论断他人的生死,即使是最睿智的人也不能看穿天命。——《指环王1:魔戒再现》
先下结论,我觉得指环王三部曲所创造的史诗感,是前不见古人的。
01年低第一部刚上映的时候答主还没小学毕业。等我第一次有机会租dvd看的时候还蛮怕的(想想那个年代,商业电影院在中国大陆还屈指可数),那时候觉得强兽人真的很恐怖,所以大多注意力都集中在在同样被改编成电影的哈利波特那里。接下来的两年,两部续集接连上映。上中学时候的我终于体会到什么叫气势磅礴。卧槽拍电影原来镜头还可以这么用啊?
第一部里,魔戒远征队为了躲避恶势力的眼线,不惜攀登caradhras雪峰。堕落的巫师萨茹曼为了阻碍他们前行的脚步,硬是要在艾辛格的高塔上念咒霹雷,制造雪崩。镜头先给被压制的甘道夫的面部特写,切换到山脚,载慢慢一直扩大到整个山峰,再穿过皑皑白雪和重重烟雾,切换到萨茹曼的高塔,再到萨茹曼的特写,在穿过高塔回望远方雪峰方向被黑烟笼罩的一片黑暗,压迫感跃然纸上。这种通过镜头的推拉,加上极佳的声音效果带来的视觉听觉上的双重体验,在指环王三部曲里比比皆是(如第二部开头,甘道夫和炎魔一起跌落山底,第三部中数千罗翰骑兵冲散半兽人的部队)。甚至可以说,指环王的史诗感,很大程度是靠这些镜头和剪辑支撑的。习惯了好莱坞动作大片的凌冽风格和快节奏叙事,指环王作为大片带给人的体验是全然不同的。
指环王对冷兵器时代战争场面的描写可谓酣畅淋漓。第二部里的圣盔谷保卫战,第三部里的米纳斯蒂里斯一战。正邪双方正面冲突对抗,从兴起,到**,再到惨淡收场,导演都花费了大量的笔墨。等你看完你会发现,从没有任何一部电影能像指环王一样把古代战争拍到极致。之后的几年,好莱坞各大公司先后制作了特洛伊,亚瑟王,亚历山大大帝等史诗大片。可是我每次看到这些电影,都觉得索然无味,感觉冲突还没开始就结束了。05年雷德利斯科特曾经出品过一部名叫《天国王朝》的电影,讲的是中世纪***世界和十字军的冲突,可惜制片人嫌弃这部电影太长,最后把一部好电影剪得惨不忍睹,最终票房惨败。总之,之后的几年时间,这些电影口碑一部不如一部,再加上没有大ip加持,史诗大片的热潮也最终彻底退去了。
人物方面和演员方面待续。
指环王筹拍的时候也是没有大公司愿意接的,最后只能找名不见经传的b级片厂新线影业。大公司根本看不出指环王具有能制作成在全球发行的global movie的潜质。导演彼得杰克逊拿着可怜的不到3亿投资拍了足足十个小时时长的三部曲结果每一部的制作费用居然都没有超过1亿美元。从筹备到拍摄再到补拍再到发行,前后总共耗时八年之久。三部电影既能拆开看,连在一起又浑然天成,完成度之高令人叹为观止。就凭这一点,彼得大帝就已经完成了影史上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奇迹。所以在2004年,指环王3王者归来能一口气拿下11个奥斯卡奖,绝对是实至名归的,这不仅是对这部电影的嘉奖,更是对整个三部曲的肯定。
从高中时候开始,我就慢慢养成了习惯,每年暑假时候挑出一天在家看一整天的指环王。这感觉,就好像临时经历了另一种人生。像我这种看过十几遍指环王的人,可能也是世间少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