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愍王继承了王位。齐愍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于是齐愍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将让它3人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接到命令后都积极练习,都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老头顿了顿,眯了眯眼眸,“姑娘,你这是把成语故事集给背下来了吗?”
夜浅扶额,“老人家,明明是你让我讲故事的来着。”
“是,我让你讲故事。”老人家挑眉,脸上闪过一抹古怪,“但也没让你就这么讲呀,讲故事,讲故事,最重要的是情真意切,最重要的是有感情,抑扬顿挫懂吧?”
夜浅:能过就成了,您老人家废话怎么这么多来着?!
“不过,这样也能过就是了。”老人家老神在在地看了夜浅一眼,“看在你这个姑娘这般有识的份儿上,我老人家就大发慈悲,告诉你一个秘密吧。”
夜浅:?
老头笑笑道:“姑娘,我让你讲的成语可记好了,到最后,可是要推敲出一个规律来的哦。这个规律,可以帮你出了这个空间。”
夜浅眼眸微亮,既然这样,那确实是要好好记记了。
“完璧归赵。”老头继续道。
“战国时期,赵惠王得到了一块稀世珍宝——和氏璧,秦昭襄王听后,也想得到这块宝玉,便派使者带着书信来见赵惠王,:“秦王情愿拿出十五座城池来换这块和氏璧,不知赵王是否答应?”
赵惠王拿不定主意:给吧,怕上当,不给吧,又怕得罪秦国。这时有个宦官对赵王:“我向大王推荐一人,此人名叫蔺相如,他见多识广,足智多谋,我想让他去秦国,肯定能将这件事处理妥当。”于是,赵惠王就派蔺相如为使者,出使秦国。
蔺相如来到秦国后,就献上和氏璧,哪知秦王看了赞叹不已,根没有归还的意思。蔺相如看了暗暗着急,这时,计上心来,他对秦王:“大王,这块璧上有一个的污点,让我指给大王看吧!”秦王听了信以为真,把和氏璧递给了他。
蔺相如拿着和氏璧,退到一根柱子旁,对秦王:“看来大王并非诚心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那就莫怪人无理了。大王要是逼我的话,我就连同这块璧一同撞在这根柱子上!”秦王怕伤了璧,忙命人拿出地图,将要交换的城池指给蔺相如看。蔺相如心知他只是做做样子而已,于是对秦王:“和氏璧不是一般的璧,赵王在送璧之前,斋戒了五天,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并在朝堂上举行隆重的仪式,我才敢把璧献上。”秦王无奈,只得答应了蔺相如的要求,准备斋戒仪式。
蔺相如晚上则偷偷地派人带着和氏璧回到了赵国。到了第五天,蔺相如不慌不忙地对秦王:“秦国很少有讲信义的君主,所以我怕受骗,就把璧送回去了。天下都知道秦国是强国,赵国是弱国,大王如果真想要那块璧,就先把十五座城池割让给赵国,赵国一定将璧呈上。”秦王很生气,但蔺相如得句句在理,只能就此作罢。”
夜浅好不容易完,突然有种在复习课的感觉。
“晏子使楚。”老头没给她休息的时间,接着道。
夜浅:为什么连晏子使楚都出来了
“晏子出使到楚国去。楚国的君臣想耍笑一下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他们知道晏子是个矮个子,就在大门旁边开了一个洞,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城去。
晏子走到洞前边,看了看,:“这是狗洞,不是城门。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洞进。今天,我是出使楚国,不是出使狗国。请问我是来到了狗国呀,还是来到了楚国?”楚人无话可对,只好打开城门,迎接晏子进去。
晏子见到楚王,楚王笑嘻嘻地:“怎么,齐国就没有人了吗?”
晏子知道楚王是在讽刺他,就不动声色地回答:“您这是什么话!单是我们齐国首都临淄,就有七八千户人家。街上的行人要是都张开衣袖,就可以遮天蔽日;要是都甩一下汗水,就可以汇集成一场大雨,人挤得肩膀挨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您怎么齐国没有人呢?”
楚王:“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要派你这样的人来出使呢?”
晏子不慌不忙地回答:“噢!这您就不知道了。我们齐国派遣使臣有个规矩:要是对是个上等国家,就派一个有事、有德行的人去;要是对是个下等的国家,就派一个碌碌无能的人去。因为我是最没出息的人,所以才把我派到你们楚国来。”。”
老头挑眉,“为什么我觉得你讲的是摩肩接踵来着?”
夜浅:这算找茬吗?
“画龙点睛。”
“传古时候有个画家叫张僧繇,他画龙画得特别好。
有一次,他在金陵(现在南京)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巨龙,那龙画得活灵活现,非常逼真,只是都没有眼睛。人们问张僧繇:“为什么不把眼睛画出来。”他:“眼睛可不能轻易画呀!一画了,龙就会腾空飞走的!”大家听了,谁也不信,都认为他在大话。后来,经不起人们一再请求,张僧繇只好答应把龙的眼睛画出来。奇怪的事情果然发生了,他刚刚点出第二条龙的眼睛,突然刮起了大风,顷刻间电闪雷鸣。两条巨龙转动着光芒四射的眼睛冲天而起,腾空而去。围观的人,个个看得目瞪口呆,对张僧繇更佩服了。”
夜浅讲完,自己都有些恍恍惚惚,她讲的故事里面的人到底是谁啊,怎么讲出来的,她明明什么都不知道。
“唇亡齿寒。”
“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邻近的虢(guó)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晋献公问手下的大臣。大夫荀息:“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利的人,只要我们送他价值连城的美玉和宝马,他不会不答应借道的。”晋献公一听有点舍不得,荀息看出了晋献公的心思,就:“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不能独存,您的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晋献公采纳了荀息的计策。
虞国国君见到这两们珍贵的礼物,顿时心花怒放,听到荀息要借道虞国之事时,当时就满口答应下来。虞国大夫宫之奇听后,赶快阻止道:“不行,不行,虞国和虢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我们两个国相互依存,有事可以自彼帮助,万一虢国灭了,我们虞国也就难保了。俗话:‘唇亡齿寒,没有嘴唇,牙齿也保不住啊!借道给晋国万万使不得。”虞公:“人家晋国是大国,现在特意送来美玉宝马和咱们交朋友,难道咱们借条道路让他们走走都不行吗?”宫之奇连声叹气,知道虞国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于是就带着一家老离开了虞国。
果然,晋**队借道虞国,消灭了虢国,随后又把亲自迎接晋军的虞公抓住,灭了虞国。”
“草船借箭。”
夜浅:咋地,动物完,春秋战国完,就连曹操刘备他们都不放过了吗?还有她的偶像,诸葛亮老先生。
不过,奇怪,她怎么会有这样的念头。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用弓箭最好。”周瑜:“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只要三天。”周瑜:“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来自henguitlearner
鲁肃对周瑜:“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的是假话吧?”周瑜:“是他自己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鲁肃:“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诸葛亮:“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周瑜疑惑起来,:“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
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鲁肃问他:“你叫我来做什么?”诸葛亮:“请你一起去取箭。”鲁肃问:“哪里去取?”诸葛亮:“不用问,去了就知道。”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尾朝,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接着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飞一样地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题外话------
大家能不能找出玄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