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莫见事情都完了,刚起身打算回他自己卧室休息,没想到又被叫住了。
“等等,还有事呢。”石振国喊了一声。
“又怎么啦?”石莫脑壳疼。
石振国有些纠结的道:“天水围的事你也知道,这个项目在8年时被政府暂停了,这一拖就拖到了18年的现在。
目前香港的政治前景尚不明朗,胡应滨前两天想把他手里的5%的巍城发展公司的股份给卖掉,你我们该不该、要不要去收?或者直接把我们手中的5%股份也给卖了?”
“千万别卖了,我们不仅不能卖,还要把胡应滨的大宝地产公司5%的天水围项目股份给买过来。”石莫听后着急道。
香港就人多地少,如果少了这么大一块地,就不利于他以后的布局了,还怎么建设美丽香港。
现在不比17年,那时候的香港房地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买入地皮进行开发似乎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但因为港英政府计划开发天水围的事情,提醒了世界的人们,香港回归祖国的日子正在临近,关于收回香港主权的问题也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这就导致现在港英政府在犹豫,香港商人也在犹豫,该怎样发展新界地区?商人不仅担心,还有恐惧,他们怕自己的投资在15年后变成国家财产。
石振国面露犹豫,苦笑道:“这个,新界的租期是年,此时是18年,到17年将归还中国,还有15年使用期,之后的形势难以预料啊,我们不能不考虑这个问题,要不就算了。”
虽然石振国现在看起来财大气粗,但如果亏了这块地也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缓得回来,有担心是正常的。
不是每个人都跟石莫一样,能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可以准预测局势的发展向。
石振国现在不想冒险接手了,该怎么办呢?石莫低头沉思。
石莫想了好一会,终于想到一个主意,对石振国道:“爸,把你手中的天水围项目5%股份转卖给我吧,再帮我把大宝地产的5%股份买下,然后把这3%的股份折算换成土地给我分出来,也就是把巍城公司收购天水围488公顷土地的其中3%,也就是146公顷土地独立划分出来给我。”
来石莫还想试试能否把李嘉诚手中的1%也给买过来,但他琢磨了一下,认为李嘉诚这个老狐狸应该不会同意,就没这个了。至于央企华润的51%股份,他是不敢去虎口拔牙的。
“你确定要这么做?为什么呢?”石振国不理解了,他是知道石莫有钱,不差这几十亿港币,但为什么要冒着风险去做这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为什么?石莫落寞的摇摇头,现在还真不能告诉石振国,他为什么要买146公顷的土地,了的话石振国肯定会以为石莫疯了吧。
石莫清楚的知道未来香港面临的诸多难题,就业,发展,食住,等等各个面。
吃的问题,他以后可以通过办“惜食堂”去解决香港几十万底层贫困市民的温饱。
但住的问题呢?这可不好办啊。
石莫相信只有解决了吃住这两项问题,未来的香港青少年才能看到生活的希望,这样一来未来就应该能少些动乱吧,不会像1年一样闹的十分难看,让人感到厌恶。
就拿天水围来,住的问题就导致那里发生了多起家庭悲剧,伦常不幸事件。
历史上胡应滨退出这个项目后,华润占51%的股份,李嘉诚占4%的股份组成天水围发展有限公司。
由于华润是新手,地产开发经验不足。
于是长江实业继而与该央企达成协议,担保其在这个发展计划中的最低收益不少于75亿元,换取了长江实业控制了天水围私人住宅开发的权利,建成了后来的嘉湖山庄。
而嘉湖山庄外的住宅,大多数被开发成了令人生畏的高密度超高层的公屋。这里大部分地均是住宅楼宇,社区支援等严重不足,这是导致悲剧发生的只要原因。
天水围发展有限有限公司还与港英政府签订秘密协议,要求政府限制在公屋社区内发展商业设施规模,以免妨碍嘉湖山庄内的商业设施收益。
这份密约直到1年才被香港的英语媒体《南华早报》爆出,在Faebk上一度引发轰动,民众愤怒于政府和商业巨头私相授受,以保证后者的垄断。
此后就游行示威不断了,李嘉诚被市民形容为恶魔,被人骂出笑脸,微笑道:我就是个商人。
既然如此,石莫现在就打算退出来,他们玩他们的,自己玩自己的,那要怎么玩呢?
香港的楼市,一直以“贵”闻名球,并且供不应求。连续多年排在球最贵的房价榜首,成为了球最负担不起住房的城市。
香港的居住问题有目共睹,而且未来会变得日趋严重。
公屋申请平均轮候时间升至54年,有1万人住在“棺材房”和“劏房”,更多的人是没房子,只能租,要不就睡大街。
这样的局面,与国际知名大都市格格不入,更与太平山上的豪宅形成鲜明对比。
造成这一现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香港土地供应不足。但香港不是没有土地,只是政府手里地太少,大部分在房地产商手中。
石莫认为要解决住房的问题,香港不能只是等,他现在就要开始布局了。
年后石莫打算支持社会公益项目,在香港回归后把手里拥有的146公顷的农地捐出去,希望能纾缓香港社会房屋短缺的问题。
最终把146公顷的,一大片村庄和鱼塘的天水围的一角,开发出来,盖房子让百姓安居。
把它规划建设为公共房屋及安老院舍、青年宿舍,以及提供单位作过渡性房屋、工业和商业发展、运输系统、区和园林设施等。
成为一个环境优良、基础设施良好的新市镇,积极协助港府增加房屋供应,照顾不同阶层的需要,以回馈社会。
香港人多地少,这146公顷的地皮无偿捐出,预计可以有1万人受惠,总计15万个以上的家庭为此受益。
石莫这么做的目的是为公共利益计,为解决民生计,为美丽的香港计,释放他最大的善意。
而不是像其他地产商一样,只打自己的算盘、囤地居奇、赚尽最后一个铜板。
什么才是对香港未来负责?什么才是为下一代考虑,对年轻人“开一面”?这应该才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