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万两银子啊,好多好多钱。
宋书书感觉自己赚大发了,腰杆儿都挺直了不少。
仔细想想内心还有些小纠结。
余国一年的税收好像也就几百万两白银吧,自己一下子拿走这么多是不是不太好。
这事儿还真的不用太纠结。
若是没钱,傅玄也不会在研究院里先后砸这么多银子进去。
毕竟如今余国,乃是卖武器的大户,十多个国家订单,银钱源源不断地往余国流通,户部的银子是空前的数额,总白银储备三千万余两。
而此时承国总白银储备量:两千万余两
夏国白银储备量:一千七百万余两
瞧见余国卖武器赚了银子,其余两国怎么可能不眼红。
特别是承国,在失去了叶菲馨这个聊胜于无的外挂之后,对比余国如今发展越来越猛的态势,根本无能为力。
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学。
那些厉害的武器他们做不了,依葫芦画瓢还是可以的。
余国不是卖武器吗?他们也卖。
余国不是建工厂、建学校吗?他们也建。
余国不是开银行吗?他们也开。
余国不是在汴京汇集众多大臣,开办了一个什么高等学府、研究院吗?他们也照着来……
这一来二去,各种政策承国都学了个九成九。
这般会玩小聪明的就只有承国吗?
当然不是。
“皇上,我们与好几个国家的武器订单都因为承国和夏国从中作梗而被中断了。”鸿胪寺的官员请来禀告,“承、夏两国皆效仿我余国,用比我们更低的价格将铁器卖给了这几个国家。
不仅仅是这几个小国,我们之前谈妥当的几国,之后的铁器买卖可能也有麻烦。”
“嗯。”傅玄点点头,“爱卿可有对策?”
“臣以为这承、夏两国价格比我们的价格低,不如我们也降价如何?”大臣说道,“同样的价格,我们的质量比承、夏两国的要好上很多。这般来看,这样一来他们自然不会有我们卖得好。”
户部尚书刘开泰听了大臣的话直摇头,“若是我们降价后,他们继续降,此时又该如何呢?双方不断降价,最后难道做赔本的卖卖?”
“那这生意不做了?”鸿胪寺大臣说道,“臣以为既然承、夏两国率先挑衅,我余国平为何要相让。
若说比价格,我余国如今实力雄厚,难道还怕他承、夏两国?”
双方各执一词,傅玄看着他们争论好久,然后将目光转移到了苏临风身上。
作为短短两年时间,已经从鸿胪寺小员做到如今二把手位置的苏临风,傅玄很看好自己这个少年好友。
“苏大人,此事你接触最多,可有其他看法?”
苏临风这时候站了出来,“启禀皇上,臣在各国交涉之中发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这买卖双方之间,物品的价格不会永远都一个价。多了价格便降,少了价格便升,买者不愿出过高的价格,卖者不愿亏损投入的财力。
因此这价格一般都在一个范围内不断增减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