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火力打击也是任务之中的一环,那么特洛德他们自然也不用过早的担心暴露的事情,相反的,如果他们的度够快的话,甚至还可以让这里的苏军无法和外界进行有效的联系,从而延缓援军到达的度。
“全队以‘斐迪南’为领头组成推进阵型前进,行进射击!”
在特洛德的命令下,7小队不急不慢的调整着队形,开始向着这个并不大的哨岗进行推进,而刚才还剩余的两辆T-34-85中型坦克,现在却都已经被击毁了,而其中一辆也正是记在愤怒的安菲特里的车组的账下,毕竟以其71倍径的88毫米主炮的火力,在3ooo米的距离上都是可以击毁‘脆弱’的T-34系列的早期型号。
可能是因为装备所限,特洛德他们的度说不上有多快,比起擅长在瞬间就决出胜负的安德烈来说,他们的度更是不知道慢了多少。可是呢,特洛德他们的攻击就是这样毫无漏洞,虽然缓慢但同时也像一面巨大的墙壁一样向敌人以泰山之势压倒而去。
但是这个缓慢说的可不是特洛德对于队伍的调整的频率有多低,而是不在关键时刻,特洛德一般是不会去进行调整的。而在感觉到战况已经呈现全面压倒之势之时,特洛德也是做出了相应的调整:“特莱娜你带着艾莉希娅从左边绕到他们后面去,文森特你带着蕾奥娜去右边,剩下的车组和我继续维持正面的推进。”
特洛德此时的迂回包围同样有别于安德烈,而主要的差分点也仍然是在度上面,相比起总以度来扩大自身优势的安德烈,特洛德即使是在这个有一定度优势的时候,也没有在这方面下功夫的意思——从两侧包围的两个小组就能看的出来,他们虽然是负责迂回包围,但是并不十分着急,反而是在迂回途中还不停的在和负责正面推进的部队进行协同打击。
而这种说是包围的战法,其实看起来更像是一种从三个方向同时协同进攻的攻击模式。
没错,这也就是特洛德现阶段所经常使用的一种攻击模式,虽然还一种完全固定下来的称呼,但是在7小队内部,队员们却统一的称其为‘三叉戟’。
‘三叉戟’这种武器可以说是很生动的描绘出了特洛德的攻击模式——由一点出,向着不同的方位进行攻击,然而三者虽然在攻击方向上面相干性不大,但是却能彼此互相作用,形成一个很好的协同作用。而且刀锋入肉之时,倒置的勾刃也几乎无法目标很顺畅的脱离。而三叉戟作为一种长柄武器,虽然挥舞起来不及刀剑灵便,但是和其他长柄武器比起来却还算的上是有不错的可操作性,而其的三个刺之间的连接却同时招架攻击的能力,这就使得其在各种情况下都有着攻守兼备的两面性。
只是作为海神波塞冬的武器,三叉戟虽然在渔民之中有着很大的普及度,可是却因为在材料质地上面的硬度影响了制造,以及使用方法等方面,不管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三叉戟都几乎没怎么出现在正规军队之中。
随着整个部队离苏军的哨站越来越近,特洛德对于其的观察也越来越仔细了,他那老鹰一般的双目可以说没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过,对于特洛德来说,并不是所有的时候都需要去刻意做到最好的,就像这个时候,特洛德在轻轻扫视了一眼苏军已经被炸的到处开花的哨岗,淡淡的说道:“所有位置清扫一到两遍即可,不用担心留下活口。”
对于特洛德的这种作风改变,在一开始也难免真的有人议论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有激情了,可是从实际效果来看,因为这些‘懈怠’所放跑的那些目标其实并没有多少,而且也都是不重要的敌人,与此相反的,在因为简约的战斗方式而省下来的时间,却实实在在的给了行动度较为迟缓的7小队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中间小组改为向东偏南三十五度方向行进,两翼部队掩护我们撤退。”只不过,在撤退这一方面,特洛德还是极为的严谨,即使此时的苏军手里已经没有了坦克,能对他们造成威胁的反坦克炮也被尽数摧毁,但是特洛德还是严防着一切的可能性,让整个7小队像是一个密不透风的铁桶一样毫无破绽。
说到底终归也只是一场牛刀小试的前哨战,所以特洛德他们只用了十多分钟就搞定了这个前哨,不过因为没有仔细的清扫,那么难免也就会留下一些活口了,这些残存的苏军士兵很可能会暴露特洛德他们的去向。只是呢,到那个时候,他们还想依靠这个线索来抓住特洛德,那可就真是太难了……
“安菲特里,你的油量储备还有多少?”即使在刚刚经历过激烈战斗的时间里,特洛德也一点都没忘了他的车组里面几件不起眼却又极为关键的事情。
而作为7小队里面的‘耗油大户’,安菲特里自然也是对她的战车有自知之明,没用几秒的等待,就回答了特洛德:“还有一半多,大概6o%。”
“等一下找个位置加满吧,后面的战斗很可能是连贯的了,你们的燃油务必要保证充足才行。”虽然拥有坚硬装甲和犀利火力的‘斐迪南’的确让特洛德的7小队在攻坚战上面获得了不少的提升,但是除了前面说过的机动方面的大问题之外,‘斐迪南’的行程也是一个大问题。
在一般状态之下,装满油料‘斐迪南’只能行进9o公里,而在现在特洛德他们所经历的这种复杂的战斗环境之下,这个里程数肯定还会减少,所以特洛德这么做当然也不是杞人忧天,而是真的为这辆难以驾驭的怪物费心罢了……8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