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谈判桌上
当然了,要说法国人现在发动不起一场战争是不可能的,毕竟樟脑价格再怎么高涨,也对法国人的战略储备数量不造成影响。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
只是樟脑的价格高涨,会导致战争成本大幅度提高。
相比起价格昂贵的战争手段,法国人更加希望通过谈判桌获得胜利。这就好像当初在光绪九年爆发的中法战争那般,法国虽然在战场上失败了,却通过外交谈判,迫使满清在天津和法国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即《越南条款》或《中法新约》,又称《李巴条约》。
该条约共十款,主要内容是: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承认法国与越南订立的条约。
中越陆路交界开放贸易,中国边界内开辟两个通商口岸,“所运货物,进出云南、广西边界应纳各税,照现在通商税则较减”。
日后中国修筑铁路,“应向法国业者之人商办”。
此约签字后六个月内,中法两国派员到中越边界“会同勘定界限”。
法军退出台湾、澎湖。
1885年11月28日,此条约在北京交换批准。从此,中国承认法国吞并安南,中国西南门户大开。
距离现在不过是十四年的时间,中法条约当初留下的影响尚未完全散去。
法国公使吕班决定在谈判桌上获得胜利。
而想在谈判桌上获得胜利的办法也简单,法国公使吕班直接采取当初中法战争中,法国人对付满清朝廷的方法。
当初满清朝廷之所以在谈判桌上失败,固然有他们懦弱无能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因为英美等外国列强的态度,外国列强担心中国一旦取得对法战争的全面胜利,就会进一步增强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的决心,清政府也可能不再如以前那样驯服了,从而危及自己在华的侵略利益。
英国外交大臣就曾经对己方官员说道:“中国的任何胜利,一般都会对欧洲人发生严重后果。”
因此英美等国对满清政府极力施加压力。导致满清政府唯恐引发更大的灾难,最后在谈判桌上输掉了中法战争。
法国公使吕班再次寻求英国、美国等列强的支持。
只是法国公使吕班似乎把事情想的太过简单了。宋哲和满清统治者不一样,他更加知道外国人固然会在某个情况下团结一致,但他们更加信奉**裸的利益。
美国好不容易才和宋哲恢复关系,并获得樟脑贸易权限,大大的缓解了国内军火压力不说,还在法国人身上小赚一笔。
康格没有道理重新破坏自己好不容易和宋哲修复好的关系。更何况宋哲还有一笔一千万的兵工厂订单落在美国身上,美国的那些资本家。可不容许康格随意破坏他们和宋哲之间的关系。
至于法国公使吕班极力宣扬的“这会导致中国人的抵抗力增大,损坏西方列强在话利益”,美国人对此并不特别在乎。因为美国人在中国并没有多少租界,美国人在中国的租界只有两处,分别是上海租界和天津租界。
上海租界的是著名的上海公共租界,严格意义上而言,这已经不是某一个国家的租界,而是西方列强的租界,没有谁敢轻易动上海公共租界的。而且美国人在上海人口并不多。只有区区二千侨民而已。
美国另外一处租界——天津租界,该租界是同治元年(1862年)美国继英国(1860年)、法国(1860年)之后,第三个在天津设立的租界。
界址为:东临海河右岸(西岸),南至今开封道,西至今大沽路,北至今彰德道,与英租界毗邻。而且租界还不算大,占地只有一百三十余亩(比起英国的六千余亩,法国的二千八百亩,已经很小了)。如果不是租界这个特性,美国这一百三十余亩地,不过是相当于一个村里面的大地主级别所占有的土地。
然而当时正值美国南北战争(1861年4月12日 - 1865年4月9日)期间。美国自己尚且自顾不暇,那里有钱财和精力建设天津租界呢?而战争结束后,美国又处于一片战争疮痍中,更无力进行大规模开发租界。
天津租界一直不咸不淡来光绪六年(1880年),美国政府决定放弃在这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租界,美国领事以日后有权恢复行政管理为前提,归还租界。并由天津海关代管。但是清政府没有回应,自然也没有前往接收。1896年的时候,美国还再次声明放弃租界管理权。
换言之美国人在华租界利益并不大,最重要的反而是商贸利益。而商贸利益方面又以广东、上海、直隶、台湾四地最为重要,并占据超过三分之二的美国对华贸易份额。而这三地,除了上海外,都是宋哲的直接掌控之下。哪怕上海不是直接掌控之下,但宋哲也对上海拥有极大的影响力。
这种情况下,美国人哪里敢得罪宋哲?美国人不仅仅没有得罪宋哲,美国公使康格还在盖了法国公使吕班的电话后,第一时间给电话宋哲通风报信。
德国也和宋哲有巨大利益,而且德国公使克林德男爵由于之前参加针对宋哲的计划,因此被德皇狠狠训斥一番,要不是克林德男爵后台够硬,说不定已经被调到一些次要国家中担任公使了。
故而克林德男爵虽然对宋哲深感痛恨,但顾及自己仕途的情况下,克林德男爵还是明智的表示德国和宋哲拥有良好的交情,不会在这一事情上对宋哲施压任何压力。不过克林德男爵还是对宋哲心存恨意,不希望宋哲日子好过,他也对法国公使吕班暗示:德国作为世界强国,有必要站在中立角度思考和对待国际纷争,以免导致战争爆发。
换言之克林德男爵表示自己会尽力劝说德国在这件事情上处于中立位置,两不想帮。克林德男爵这话,其实已经稍微帮了一把法国,因为德国和法国是世仇。两个国家之间的仇恨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时代的查理大帝时代(公元747年—814年)。
这个查理大帝开辟了欧洲历史上仅次于罗马帝国的法兰克帝国,疆域涵盖了今日德、法、意、荷比卢和瑞士、奥地利。查理大帝的儿子虔诚者路易想把法兰克帝国传给长子洛塔。没想到次子日尔曼路易和小儿秃头查理不服气,兄弟俩在今日法国的斯特拉斯堡结盟,留下著名的“斯特拉斯堡宣言”,德法双语,成为历史上第一份流传下来的德语与法语实物。
兄弟俩与大哥开战,经过一年的战争后,最终三兄弟决定议和。在凡尔顿签署条约,法兰克帝国按语言区域而三分天下:洛塔得到意大利及由北到南、德法之间的宽条。中法兰克帝国,日尔曼路易获东法兰克帝国(德国),秃头查理获西法兰克帝国(法国)。
不想德国的路易传四代后断嗣(911年),江山留给了五大公爵:法兰克、撒克森、巴伐利亚、施瓦本和洛塔林。而法国查理的后代还在。洛塔林公爵认为那是查理大帝的直系血脉,便加入法国。德国不同意,向法国开战夺回了洛塔林。直到1033年德国的奥托大帝又夺回勃艮地。
从此以后,德法两国为了争夺有历史争议的勃艮地和洛塔林,代代战争。而到了最近这一百年时间,法国和德国的仇恨更加浓烈。
拿破仑时代。德国普鲁士一直是抵抗拿破仑的主力,并在滑铁卢之战中狠狠的出了一把力,导致拿破仑失败。
其后德国又与法国因为争夺西班牙王位的继承权一事,对法宣战,最后德国大军占领法国首都巴黎。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更是被活擒关押到德国,法国被迫割让阿尔萨斯省和洛特林省给德国,这才换回和平。
其后普鲁士国王还选择在法国的凡尔赛宫登基为德国皇帝。这更成为了法国人难忘的耻辱。
克林德男爵并不知道他此举,反而让满清朝廷误会了德国对宋哲的态度,乃至于在不久的未来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战争。
言归正传,法国人又找上俄国,法国人和俄国是好哥们,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大敌德国人。为此法国人没有少贷款给俄国组建军队。而俄**队的装备武器大部分都也是法国货。
不过俄国公使也表示,他们和宋哲刚刚签订了协议,共同对付日本。俄国人不好意思协议上的墨迹还没有干透的情况下,就对宋哲施加压力,这会导致俄国在国际上的声誉变得很差。其实说白了,就是因为这次找俄国公使的是法国公使吕班,而不是法国外交大臣。吕班还不足以让俄国公使和宋哲翻脸。
结果是,法国公使吕班打了一圈电话后,只有英国这一个有分量的西方国家支持自己。当然了,除了英国外,自然少不得一帮摇旗呐喊的小弟:葡萄牙、比利时、荷兰、日本。
当英国公使朱尔典打电话来,宋哲还亲自接听,并表示自己会“慎重考虑”,不过紧接着宋哲就抛出诱饵。“鉴于广东省工业化太差了,本官决定在广东海南岛修建一座大型炼钢厂和一座中型造船厂,不知道我的朋友您可有合适的企业推荐呢?”
朱尔典问道:“这自然有了,只是不知道亲爱的宋,你口中的大型炼钢厂有多大?另外中型造船厂,又准备是什么规模的呢?如果您不熟悉这些,可以直接给我说您的预算。”
宋哲用充满土豪气息的语气说道:“二千万两白银!如果计划书出来了,能够让本官满意,本官不介意追加,最多八百万两白银的预算!”
朱尔典第一时间就抛弃了对法国的支持。当初宋哲那二千八百万两购买德**舰,就已经让朱尔典在英国国内备受攻击,不少背后站着英国造船厂的议员凭借朱尔典为“平庸而自大”,这也让朱尔典背负着巨大的压力。
如果这一笔巨大的订单再次溜走,朱尔典可以想象,等待他的未来绝对不是调回国内任职,而是调往某个非洲小国那里任职,也许过不了几年。朱尔典就因为疟疾而病逝,又或者因为小国内的**分子刺杀,而成为一名光荣的烈士。
好吧,无论前者还是后者朱尔典都不希望发生在自己身上。
当然了,朱尔典也不是普通的人物,他固然希望得到这一笔订单,但他还不满足,而且心存顾虑。“如果我没有记错,宋,你可是刚刚向德国下了一笔二千八百万两的大订单,在去年还向美国下了一份一千万两的兵工厂订单,如果再加上这一笔最高可以达到二千八百万两白银的大订单,你将要在未来三到五年的时间内,一共支付六千六百万两白银。你真的能够支付这一笔巨大款项吗?”
宋哲反问道:“你是不信任我的支付能力吗?别忘记,光是广东一地,我每年就可以获得不下二千五百万两白银的税收。更别说还有台湾、山东、直隶、广西等省份的水手。”
朱尔典心里面嗤笑一声,不下二千五百万两白银?的确是有这么多,但广东每年的财政支出也不少于二千万两白银,而其他各省的支出也不少,你宋哲真正盈余的银两恐怕不会超过一千万两,甚至这个数字还有些抬举了。
当然了,表面上朱尔典不会如此直白的反驳宋哲,他装作一副热心的样子说道:“当然,我是相信宋你的财政能力。只是你现在还在战争中,支出增加,税收却因为战争的缘故而减少,所以我怕你短时间内资金出现问题。如果有需要,可以向你的朋友英国贷款,只需要你拿津浦铁路,或者樟脑贸易作为抵押,英国会第一时间给予你不下于二千万两白银的贷款。”(未完待续。)
p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