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根看着手中的《佛刹遗志》时,还大概感受了一下体内涌动的法力,那一丝丝的白色气体像是薄薄的云雾一般,沿着他的四肢百骸飘来荡去。
再看一旁的延舍大师,作为亲眼目睹刘禅根获得法力之人,他顿了一下,而后凑近刘禅根道:
“禅根,你真的拥有法力了?”
闻声的刘禅根抬起头来,没想到延舍大师现在连对自己的称呼都改了,而他突然猛力握紧一只拳头,一股肉眼可见的微弱力量波动瞬间从他的五指间冲击开来,撩动了延舍大师的僧袍。
感受着这股强大的力量感,延舍大师心头有不出的羡慕,可是他明白这都是机缘,自己强求不得。
眼下没有了危险,刘禅根收起《佛刹遗志》,随延舍大师一起再来到那具干枯的老和尚尸体前。他们找来军用背包,翻出一把手电筒,仔细看了看香案附近,结果在旁边的墙壁上,他们看到不少挂在上面的古画,每一幅都是精妙绝伦,价值连城。
这些古画里,有山有水,有虫有鱼,有僧有兽,而且看其落款,都是同一人。刘禅根和延舍大师一同辨认,结果竟然发现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六祖惠能。
此人与孔子、老子一同被成为“东方三圣人”,传言他不识字,但这作画的境界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后来六祖惠能经五祖弘忍传授衣钵,并继承东山法脉,建立了南宗。此外惠能圆寂后同旁边香案上的高僧一样修成了不坏真身,也就是肉身成佛。不过目前不清楚六祖惠能和这位高僧有何关系。
虽然刘禅根刚刚有所顿悟,但眼下却被这些价值数以亿计的珍贵字画夺走了心智。若是他将这些古董变卖,他的命运将彻底扭转,就算他每天混吃等死,外加挥霍无度都足够他了此残生。
而且刘禅根还知道创作这些画作的六祖惠能还有句名言,经常可以在网上看到。
他回忆了一下名言的内容,接着用手抚摸着一幅猛虎拜佛图喃喃道: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听见此话的延舍大师知晓刘禅根毕竟是市井混混出身,此刻对这价值连城的古画动了心。想必六祖惠能的这句名言绝不是现在的刘禅根可以领悟的。
既然动了心,刘禅根干就干,一口气将墙壁上这些古画卷起,收走,全部放进了那个巨大的军用背包里,而延舍大师全程并未阻拦。
就在刘禅根还想要继续逛逛这座被掩埋在山体里的神秘焚妖寺时,延舍大师却提醒他时间不早了,一会天亮被人发现此处绝不是好事,所以还是尽早离开,下次有机会再来这里。
临行前,刘禅根再去看了看那具救过自己性命的干尸,然后没想到的是,在他盘腿而坐的尸身下面,有一本册子与卷轴。这本残留着一红色痕迹的册子上写着《焚妖志》,是记载这座神秘寺庙种种事迹的书籍,还有一个则是残留着一金灿灿痕迹的卷轴,打开一看,入眼就见上方刻印着四个金灿灿的清晰字迹,定睛辨认竟然是“八部天龙”,但是在八部天龙的下面,刻印着两个较的金色字迹“卷一”。
刘禅根和延舍大师大概一看,认出里面大部分的繁体字,结果发现这卷轴其实是一种名为“八部天龙诀”的修炼功法,总共分为八层,这卷一便是其中的第一层。
正好刘禅根刚刚可以开始修行,这八部天龙诀应该可以助他一臂之力。
又得到一件宝贝,刘禅根喜不胜收,将其收进背包里,又找出一根带铁钩的绳索,一个抛甩后,将其从大殿上方的缺口处甩了出去,正好这铁钩死死固定在了外面的一个大树上。
现在拥有法力的刘禅根三下五除二就沿着绳索回到了焚妖寺部,也就是山腰处,接着他将下面的延舍大师拉了上来。
天色到这时就快蒙蒙亮了。
为了不让外人发现这里,刘禅根找来很多的粗壮枝干堵住这个缺口,而后他试着动用法力,一个推掌后,便有一团强猛的气流呼啸而出,前方的一些泥石顺力往前滚动,一股脑的将那些枝干覆盖在了下面,而且这间焚妖寺好像还残留着一些法力的庇护,就算刘禅根不动手,这些缺口处的泥石也会自己慢慢恢复成原来的样子,看不出什么痕迹。
还有那些被猪妖祸害的人,吃掉的就算失踪了,剩下侥幸逃跑的也都被活活吓傻,现在成了整日胡言乱语的疯子,他们出的话没有一个人相信。
看着一切都处理稳妥,刘禅根和延舍大师速速下山,钻入下面车子里呼啸而去。
等到他们回到刘禅根的住处,延舍大师疲惫至极,倒在刘禅根的床上陷入了沉睡,而意外成为修行人的刘禅根则不同,此刻他精力旺盛,正愁没处发泄。
而他渐渐沉下心来的时候,忽然想起了焚妖寺里的那具干尸,便从军用背包里找出那本名叫《焚妖志》的册子。里面虽然都是繁体字,但辨认起来并不困难。
在一连看了几页后,刘禅根渐渐了悟,原来这焚妖寺之所以不为人知,是因为它属于修真禅院。在很久远的年代,其实一直有大量修真禅院与普通寺庙并列存在,只不过不像那些普通寺庙被世人所知,修真禅院只有普通寺庙里的那些道行极深的僧人才有机会接触到,而且很多圆寂后的高僧其实都去了那些修真禅院,继续探索更高的境界。
还有关于那位肉身成佛的僧人,刘禅根发现这册子里也有记载,原来他人称寂灭大禅师,是焚妖寺法力最强之人,那套八部天龙诀正是他所创,不过刘禅根只得到了卷一,其余七卷分别藏在了另外七处修真禅院。
刘禅根立刻明白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可是相比于寻找另外七卷,他最应该的,还是先好好琢磨这到手的八部天龙诀卷一。